太康帝眼皮微颤,眼球滚动几下,混浊的目光落到恭亲王身上,忽地双目圆睁,抬手指着他,喉间疯狂地发出“咯咯”的声音。
“皇上!”瑾妃骇得面青唇白。
张炜双目垂泪,膝行上前,替太康帝轻抚胸口。
恭亲王强抑住心惊,缓步靠近龙床:“皇兄,您别急,有话慢慢说……”
和瑞紧随其后,第二个进入寝殿,目睹此状,不觉胆颤心惊。
这,分明是回光返照,将要大行之兆!
“你,你……”太康帝气势散尽,手臂颓然滑落。
“皇上!”
钟翰林急忙抢上前,搭上腕脉,眼中滑过一丝哀伤,扑通跪下:“皇上,驾鹤西游了!”
“皇兄!”
“皇上……”
“娘娘……”
晴天霹雳,寝宫内外,呼啦跪了一片,哭声震天……
太康二十六年二月初二,太康帝驾崩于皇家西山别院。
临安一片槁素,十万御林军恭迎皇帝灵枢回宫,文武百官凡三品以上者,皆入宫守灵。
恭亲王悲伤过度,几次哭昏在灵前。
国不可一日无君,太康帝膝下原本有八子,成年的只有赵王,魏王,燕王。
赵王死于乱军之中;魏王贪墨被黜,贬为平民,也失了继承权;燕王遇刺,生死难料。
六殿下是个十三岁的少年,难担大任。
算来算去,只剩下一个恭亲王。
他不止性子谦逊儒雅,这段时间担任摄政王,朝政也打理得井井有条,又能礼贤下士,广开言路,鼓励朝臣们积极觐言,朝野上下一片赞誉之声。
名望,能力,魅力,手腕,都不缺乏。历史上,兄死弟承之事也不是没有先例。
与其把朝政交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黄口小儿,不如将玉玺交给恭亲王,是绝大多数文武百官达成的共识。
于是,礼部提名,百官联名上奏,恭请恭亲王继承大统。
无奈恭亲王抵死不受,再三推托,声称六殿下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,他愿意辅佐新帝,直至其十八岁,能独立执政为止。
百官自是不允,几个御史慷慨激昂,在承乾宫外长跪不起,泣血苦谏,终于使得恭亲王回心转意,答应面北称帝。
听到这一答案,百官额首称庆。
萧乾冷笑三声:“奸臣祸国!荒谬绝伦!”
众官面面相觑,个个恼羞成怒,面色紫涨。
“这犟老头,好象全大齐就他一个忠臣,不用理他!”
“呸!皇上尸骨未寒,他竟不在灵前尽忠,算什么忠臣!”
“哼!说不定皇上就是他害死的,否则,为何不许皇上在宫内养病,非要送到别院?还不许百官探试,动用穆王府府兵封锁!”
“说得对!他一力推崇立六殿下为帝,无非是想以功臣自居,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。”
“听说南昭国师与穆王爷是姻亲,叛贼陈绍与穆王妃同族,焉知陈绍投敌,南昭入侵,不是他一手策划?”
“不然,他为什么敢把独子送到大理前线?”
“世子爷也就罢了,世子妃女流之辈,居然也往大理送。其用心,就颇为玩味了……”
“燕王遇刺身亡,全国上下一心,请求誓死一战,唯有他不肯对大理增兵,是何道理?”
一时间,百官群起而攻之,大殿里乱糟糟的,用词越来越激烈,越来越尖刻,不乏诛心之语!
饶是萧乾心坚似铁,也禁不住阵阵心寒!
他冷笑一声,自袖中摸出一卷黄绢,双手高举,托过头顶:“本王手里有皇上的遗诏!”
话一出口,登时压得乱轰轰的大殿安安静静,连呼吸声都没了。
无数道视线,唰地集中在萧乾手中那卷小小的黄帛之上。
一直呆坐在椅中,形如枯木,古井无波的恭亲王终于变色,猛地抬头,盯着他的目光利若鹰隼:“皇兄给你留了传位诏书?”
“是!”萧乾不避不让,凛然作答:“先皇遗诏,大行之后传位于燕王殿下!”
嗡地一声,大殿再次陷入混乱。
还以为萧乾有什么厉害的后着,原来所恃的不过是一张传位于燕王的遗诏!
莫说南宫宸已经死了,就算退一万侥幸不死,那又如何?一句矫诏,就可将萧乾打入大牢!
如果换成六殿下,事情可能还有些棘手。
现在……
恭亲王唇边浮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,沉默不语。
这种时候,完全不需要他来说话,自有人出头。
“燕王已经战死,还传什么传?”
“一个死人,如何继承大统?荒谬!”
“前线战报,燕王伤重垂危,生死未卜,并未说燕王战死!尔等捕风捉影,混淆视听,居心何在?”萧乾大声怒斥。
“被影子刺客近距离杀伤,焉能留得命在?”
“燕王倘若真的无事,为何藏头露尾,派重兵把守府衙,不许任何人探视?”
“哼哼!听说现在前线军事会议,都由世子爷主持,不知穆王爷对此做何解释?”
“萧家父子果然打得好算盘,一个把挟持先皇,矫诏窃国;一个狐假虎威,盗取兵权。萧乾,我倒想问问,你到底想干什么?”
“别跟他废话!臣请立刻将萧乾老儿押入天牢,待登基大典之后,再三司会审,将其罪行昭告天下!”
“对,将他拿下!”
恭亲王为了这一天,暗地里谋划了很久,想要顺利篡位,殿中安排的自然绝大部份都是他的心腹亲信。
一通慷慨激昂,看似有理有据的质问,立刻让一些不明内情的人也跟着质疑起萧乾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毒妃狠绝色请大家收藏:(m.zilang.net)毒妃狠绝色紫琅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